近日,比亞迪 (BYD) 宣布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DeepSeek 合作,計劃在幾乎所有新車型中引入類似 Tesla Autopilot 的自動駕駛系統,此舉不僅強化了比亞迪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布局,更加劇了市場對 Tesla 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可能落後於競爭對手的擔憂。受此影響,Tesla 股價於周二重挫 6%,連續五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接近 17%,收盤價跌至 328.50 美元,市值蒸發超過 2000 億美元,美股期貨小幅上漲。
比亞迪此次與 DeepSeek 合作,旨在加快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並計劃在至少 括自動泊車和高速公路導航功能。這些功能與 Tesla 的 Autopilot 極為相似,顯示出比亞迪正積極進軍自動駕駛市場,挑戰 Tesla 在該領域的領導地位。
比亞迪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快速進展,使市場對 Tesla 的技術優勢產生了懷疑。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比亞迪的銷量已超過 Tesla,且其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滲透率持續上升。這使投資者對 Tesla 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地位感到憂慮,進一步加劇了股價下跌的壓力。
目前,Tesla 雖然在自動駕駛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其電動車仍需駕駛員隨時準備進行人工干預,如轉向或剎車。Tesla 尚未推出 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而競爭對手 Waymo 已經在奧斯汀、鳳凰城和舊金山部分地區成功運營 Robotaxi 服務,顯示出其在自動駕駛商業化方面的領先地位。
然而,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在上次財報會議中表示,Tesla 計劃於 2025 年 6 月在德州奧斯汀推出 無監管全自動駕駛 (Unsupervised Full Self-Driving) 和 無人駕駛共乘服務。Musk 的目標是藉由這一計劃,重新奪回自動駕駛技術的市場領導地位。然而,面對 BYD 和 Waymo 的激烈競爭,Tesla 是否能如期實現這一目標,並重塑市場信心,仍充滿不確定性。
針對 Tesla 面臨的競爭壓力,市場分析師持不同觀點。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認為,Waymo、Tesla 與中國競爭對手之間的競爭將成為 Robotaxi 商業化的重要推動力。摩根士丹利依然對 Tesla 保持樂觀,建議投資者買入 Tesla 股票,並給出 430 美元的目標價,理由是 Tesla 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上的長期優勢。
然而,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的分析師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他們指出,自動駕駛技術的競爭可能會限制 Tesla 的盈利能力。即使 Tesla 能夠如期於 2025 年推出無人駕駛服務,也將面臨價格與性能上的激烈競爭,這可能會對其利潤率造成壓力。
除了技術競爭外,市場對 Elon Musk 的多重身份和日益增加的外部分心因素也感到憂慮。Musk 同時擔任 Tesla CEO、SpaceX CEO、社交媒體公司 X 的所有者、人工智慧公司 xAI 創辦人,以及 美國政府效率部 (DOGE) 的特別政府雇員。如此多重身份使投資者擔心他無法將足夠的精力集中於 Tesla 的經營和發展上。
此外,Musk 領導了一個 97.4 億美元的投資聯盟,計劃收購 OpenAI,並已向 OpenAI 的法律顧問發送了四頁詳盡的收購邀約信。這一舉動加劇了市場對他分散精力的擔憂。奧本海默分析師指出,Musk 的收購計劃可能進一步分散他對 Tesla 面對競爭挑戰的專注度。
Musk 與川普政府的密切聯繫亦引發市場擔憂。他現任 美國政府效率部 (DOGE) 的特別政府雇員,積極推動削減聯邦支出、精簡人員及減少監管的改革。然而,這一政治立場可能會疏遠部分消費者和員工,影響 Tesla 的品牌形象。事實上,近期加州和歐洲市場的 Tesla 車輛註冊量已出現明顯下滑,顯示出政治因素對品牌形象及市場銷量的影響。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