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Apr 28 2025 08:50
1 最小
日本央行預計在週四(4月30日)結束的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中,維持短期利率不變,保持在0.5%的水準。此決定反映了美國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信心造成的持續壓力,以及日本經濟復甦的脆弱性。隨著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日本央行正面臨兩難局面:一方面需應對外部風險,另一方面則需維持國內通脹與薪資增長的動能,以實現其2%的通脹目標。
近期,美國對包括日本在內的貿易夥伴加徵關稅,特別是針對汽車產業的25%關稅,對日本這一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造成顯著衝擊。汽車產業作為日本經濟的支柱,其出口受限不僅影響大型製造商的營收,也可能削弱企業在明年薪資談判中的加薪意願。根據花旗研究全球首席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的觀點,美國關稅的實施讓日本經濟的復甦前景蒙上陰影。他指出,若關稅政策持續,日本央行可能推遲原先預期的加息時程,甚至在今年內都不會進一步調整利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大幅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進一步加深了政策制定者的憂慮。IMF一位高級官員表示,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可能使企業在薪資與投資決策上更為保守,這將對日本經濟的增長與通脹前景構成下行風險。對此,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夫在華盛頓參加二十國集團(G20)會議後表示,若經濟能維持溫和復甦,且潛在通脹率朝2%目標穩步前進,央行將繼續推進利率正常化的進程。然而,他也坦言,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延長這一進程的時間表。
除了外部挑戰,日本央行還需應對日圓疲軟帶來的複雜性。美國前總統川普曾指責日本刻意壓低日圓匯率以利出口,這使得日圓走勢備受關注。雖然近期美元普遍走弱為日圓帶來些許支撐,但日本央行緩慢的加息步伐仍使日圓承壓。為了避免日圓進一步貶值引發美國的不滿,日本央行可能需要在政策表述上維持一定程度的鷹派立場,以穩定市場對未來加息的預期。
與此同時,國內通脹壓力正逐步累積。東京核心通脹率(通常為全國通脹趨勢的先行指標)因食品價格上漲,於4月觸及兩年來新高。這顯示國內需求正在回暖,實際薪資的增長也為消費提供了支撐。然而,若關稅影響持續擴大,企業可能縮減加薪幅度,這將削弱通脹上行動能,進而影響日本央行實現2%通脹目標的進度。
市場普遍預期,日本央行在本次會議中將下調經濟增長預測,並推遲通脹穩定達到2%的時間表,從原先預測的2025財年下半年進一步延後。儘管如此,央行可能會在報告中強調,美國關稅的風險尚未完全破壞薪資與物價上漲的勢頭,這仍是未來加息的關鍵基礎。根據外媒4月對分析師的調查,多數受訪者預計日本央行將至少維持利率穩定至6月,僅少數人認為央行可能在下季度加息25個基點。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在政策溝通上需要謹慎平衡。一方面,過於鴿派的表述可能加劇日圓貶值壓力,並引發美國對匯率操縱的質疑;另一方面,過於強硬的加息預期可能對脆弱的經濟復甦造成壓力。美國財長貝森特(Bessent)近期與日本財長會面後公開表示,雙方討論了貿易與匯率相關議題,這顯示美國對日圓走勢的關注度正在提升。
面對當前的經濟挑戰,日本央行可能採取更為靈活的政策策略。例如,透過公開市場操作穩定日圓匯率,或在必要時調整政策指引以提振市場信心。同時,政府與企業也需合作,透過財政支持與結構性改革,緩解關稅對出口產業的衝擊,並促進內需驅動的增長模式。
對一般民眾而言,關稅與通脹的影響可能逐步反映在日常消費品價格上。建議消費者密切關注食品與能源價格的變化,並適時調整家庭預算。對企業來說,則需重新評估供應鏈風險,探索多元化市場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總體而言,日本央行在本次會議中的決定將為未來政策路徑提供重要線索。儘管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央行仍需在穩定經濟與推進政策正常化之間尋找平衡,以確保日本經濟在全球動盪中穩步前行。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CFD 交易涉及相當大的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表現不代表未來的結果。此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