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特斯拉困境加劇:Q2 財報獲利下滑與未來展望

7 min read

特斯拉第二季獲利下滑

特斯拉 (TSLA.O) 的困境在週三進一步加劇,該公司公佈的第二季財報顯示,經調整後的淨利潤出現兩位數下滑。而此前,該季度銷量也創下歷史最大跌幅。 數據顯示,特斯拉第二季經調整後的淨利潤為 14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4.19 億美元,跌幅達 23%,遠高於 13.5% 的銷售額降幅。按照更嚴格的口徑計算,淨利潤下降 16%,至 12 億美元。 作為核心業務的汽車銷售收入在 4 月至 6 月期間同比下降 16%,整體營收也下滑 12%,雙雙遜於華爾街預期,顯示特斯拉未能如分析師所料維持汽車售價。 第二季每輛車的平均收入也下降了 500 美元,降至 42,231 美元。其中,最暢銷的 Model Y 與 Model 3 銷量同比下滑 12%,而售價更高的車型(包括 Cybertruck)銷量更是暴跌 52%。 財報公佈後,特斯拉 (TSLA) 股價在盤後交易中下跌約 2%。

中國車廠的競爭與馬斯克言論的影響

外界普遍認為,銷量疲軟既受到 CEO 馬斯克政治立場引發的輿論影響,也受制於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尤其是來自中國車企的壓力。中國車企在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上展現了強勁的實力,對特斯拉構成直接威脅。 即使在電動車整體銷量增長的市場中,特斯拉的表現也在走下坡路。該公司眼看就要被中國車企比亞迪超越,後者甚至尚未大規模進軍美國市場。比亞迪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崛起,反映了中國電動車產業鏈的完善與競爭力提升。 過去 18 個月的持續下滑,對特斯拉來說是一次令人震驚的逆轉。該公司在 2024 年之前,僅有一個季度的同比銷量出現下滑,那還是在新冠疫情最嚴重、展廳與工廠被迫關閉的時期。

未來挑戰

接下來,特斯拉仍將面臨不小的挑戰。美國政府對電動車購車者提供的 7500 美元稅收抵免將於 10 月到期,這可能迫使特斯拉進一步降價以維持銷量,從而壓縮利潤空間。美國市場約占特斯拉總銷量的近一半。 或許更嚴重的財務問題在於監管積分市場的消失。自 2019 年以來,特斯拉通過出售碳排放積分已獲得 110 億美元收入。傳統燃油車企為避免支付罰款,曾購買特斯拉的碳積分來彌補排放差額。但本月早些時候通過的共和黨版稅收與支出法案取消了對車企違反排放規定的罰款。這使得特斯拉失去了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影響其獲利能力。 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若沒有這部分碳積分收入,將處於虧損狀態。而在剛過去的第二季度,其淨利潤雖高於該項收入,但風險已顯現。

馬斯克聚焦自動駕駛

在財報公佈後的投資人電話會上,馬斯克並未正面回應銷量與營收大幅下滑的問題,僅簡要提及公司面臨的財務難題。 「是的,我們可能會有一些艱難的季度……我不是說一定會,但確實有這種可能。」 他未說明這些「艱難季度」是否會出現虧損,只表示最晚到明年年中,公司財務狀況將變得「極具吸引力」。 馬斯克將重點放在公司未來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服務上,稱今年底前該服務將在美國一半人口所在地區上線,並預測正處於研發階段的人形機器人 Optimus 也將進入量產。Optimus 的進展及其商業應用將是影響特斯拉未來估值的關鍵因素之一。 馬斯克表示: 「自動駕駛才是核心故事,它將公司價值放大至極高的層級。」 事實上,早在 2019 年,馬斯克就宣稱特斯拉一年內將推出 robotaxi 服務,但始終未能兌現。該服務終於在今年 6 月正式推出,但僅限於德州奧斯汀部分區域,且僅向特斯拉粉絲開放,同時在「無人駕駛」座位旁仍配有公司員工。Robotaxi 的技術成熟度、安全性以及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將是決定其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特斯拉在週三的一份聲明中表示: 「雖然服務目前覆蓋範圍有限,但我們相信我們的自動駕駛策略……能夠持續提升安全性,快速擴張網絡,並改善盈利能力。」 不過,robotaxi 服務真正為公司帶來可觀盈利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與此同時,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自動駕駛部門 Waymo 已遠遠領先特斯拉,目前每週在奧斯汀、舊金山、洛杉磯與鳳凰城四地共完成超 25 萬次付費載客服務。 Waymo 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為其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