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匯率在假期影響的市場中持續走高,維持近期的強勁勢頭,交易者預期未來2025年聯準會可能進一步減少降息。
美東時間04:25(台灣時間17:25),美元指數(Dollar Index)上漲0.1%,達到107.905,接近近期兩年的高點。
聯準會在上週年底政策會議後,對利率的鷹派立場顯示,預計2025年將只進行兩次25個基點的降息,導致美元需求大幅上升。事實上,市場預期2025年降息約35個基點,進一步推升美國國債收益率,支撐美元匯率強勢。
目前,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為4.34%,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穩定在七個月高位,達到4.59%。分析師表示,聯準會對通訊策略的鷹派調整,可能為明年美元匯率的持續強勢奠定基礎。
隨著年底臨近,交易量可能進一步減少,本週因為節慶期間,市場交易時間縮短。
在歐洲,歐元兌美元(EUR/USD)下跌0.1%至1.0396,接近兩年來的新低。歐洲央行預計將加快利率下調步伐,因為歐元區經濟仍未顯示出明顯的增長。
歐洲央行在本月早些時候已經第四次下調主要利率,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本週在維爾紐斯的演說中表示,歐元區已「非常接近」達到央行中期通膨目標。她指出,「如果未來數據確認我們的基線,利率下調的方向將更加明確,預計將進一步降低利率。」
歐元區的通膨率在上月為2.3%,預計明年將回落至2%的目標。
英鎊兌美元(GBP/USD)維持平穩於1.2531,因英鎊受到數據顯示英國第三季度經濟未能增長的影響,加上央行政策委員會在上週以6比3的票數維持利率不變,顯示出鴿派分歧較預期更深。
在亞洲,美元兌日元(USD/JPY)小幅下跌0.1%至157.03,雖曾一度攀升至158日元的高點,隨著日本央行表示將逐步考慮更多利率調升。
美元兌人民幣(USD/CNY)上漲0.1%至7.3021,接近一年來的高位,因市場預期明年將加大財政支出及放鬆貨幣政策,對人民幣帶來壓力。
此外,北京已表示,將於2025年增加財政支出,以支撐經濟增長放緩。
美元匯率在市場不確定性中保持穩定,主要受到聯準會鷹派立場及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的支撐。歐元和英鎊則面臨一定壓力,特別是隨著歐洲央行加快降息步伐的可能性增加。亞洲市場方面,日本央行的政策動向也成為焦點。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