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投資疲軟威脅全球增長:OECD 的觀點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警告說,企業投資疲軟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重大威脅。該組織指出,大多數已開發經濟體的企業支出尚未恢復到金融危機或 COVID-19 大流行之前的水平。
淨投資水平下降
OECD 數據顯示,成員國的平均淨投資已從 2008 年危機前的 GDP 的 2.5% 降至中等表現國家的 1.6%,而大流行加劇了這一趨勢。OECD 即將卸任的首席經濟學家阿爾瓦羅·佩雷拉(Álvaro Pereira)表示,如果企業對新項目和設施的投資沒有增加,各國將無法維持增長。
已開發經濟體表現各異
在 OECD 追蹤的 34 個已開發經濟體中,截至去年,只有以色列和葡萄牙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淨投資水平。只有六個國家(包括加拿大、意大利和澳大利亞)設法超過了大流行前的水平。該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金融危機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平均投資水平應該高出 20%,但仍比大流行前的水平低 6.7%。
政治不確定性的影響
佩雷拉指出,政治不確定性是企業投資疲軟的主要原因,因為企業面臨反覆的衝擊。OECD 表示,川普政府實施的貿易政策導致企業猶豫做出重大支出決策,導致所有主要行業的投資下降。
永續投資的重要性
佩雷拉強調,投資對於維持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他強調,如果沒有更多投資,將不可能長期維持增長。
利益衝突:股東回報與投資
研究表明,公司沒有利用金融危機後較低的資本成本來投資於有利可圖的項目,而是增加了向股東支付的股息。這種衝突在諸如英國水務公司等行業中尤為明顯,自私有化以來,該公司已向股東支付了巨額股息,超過了其基礎設施支出的三分之一。
投資者削減支出的壓力
BP 等大型公司面臨來自投資者的壓力,要求大幅削減支出以確保向股東支付股息。這種壓力可能會阻礙對新且永續的項目進行必要的投資,從而對未來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進一步分析:創新和技術的作用
除了 OECD 提到的因素外,創新和技術在促進企業投資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投資於研發並採用新技術的公司可以實現顯著的生產力提高並創造新的增長機會。政府可以透過提供激勵措施,鼓勵公司在這些領域進行投資,從而發揮重要作用。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