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台積電2025年Q2財報:AI需求爆發推動營收創歷史新高

6 min read

AI熱潮推動台積電營收創歷史新高

台積電(TSMC)週四公佈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合併財報,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60.7%,超出市場預期並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得益於人工智慧(AI)應用領域對半導體需求的激增。

詳細財務表現

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第二季度營收新台幣9,337.9億元,淨利潤新台幣3,982.7億元,攤薄後每股收益為新台幣15.36元(每單位美國存托憑證2.47美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營收增長38.6%,淨利潤及攤薄後每股收益均增長60.7%。與2025年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營收增長11.3%,淨利潤增長10.2%。上述數據均依照TIFRS編制,屬合併財務數據。 以美元計,第二季度營收達300.7億美元,同比增長44.4%,環比增長17.8%。台積電預計,第三季度營收將在318億至330億美元之間。 另外,本季度毛利率為58.6%,營業利潤率為49.6%,淨利率為42.7%。

按製程劃分的營收分佈

第二季度,3奈米製程出貨佔晶圓總收入的24%;5奈米佔36%;7奈米佔14%。先進製程(定義為7奈米及更先進製程)合計佔晶圓總收入的74%。

AI對股價的影響

台積電的股票近期受到市場關注,投資者對其前景充滿信心。期權交易員押注其股價將繼續上漲,對沖下跌風險的成本降至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樂觀情緒主要源於市場對二季度財報的預期。分析師此前預計,台積電週四發布的詳細財報將上調全年指引,並暗示進一步提高產品價格。 台積電的股價表現強勁,其在台北上市的股票自4月美國關稅公告後的低點以來已上漲44%,其美國存托憑證在此期間上漲了近70%,達到歷史新高。這一增長部分得益於其主要客戶英偉達股價的反彈,以及全球投資者對其在晶片行業關鍵作用的認知增加。 人工智慧主題的復甦也助力了台積電的股價。今年早些時候,市場曾擔心其在美國的投資成本過高,以及DeepSeek對高端晶片需求的影響,但這些擔憂已逐漸消退。儘管仍存在關稅和利潤率不確定性,但分析師普遍認為台積電將在下半年表現出色。

分析師預期

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董事Kevin Wang表示:「當然仍有一些擔憂,比如關稅或利潤率的不確定性,但總體來看,我認為台積電將在下半年開始跑贏大盤。它將繼續為先進製程產品漲價——因為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至少有六家券商,包括匯豐控股和德意志銀行,在台積電上週發布銷售數據後提高了對其股價的預期。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此前預計,台積電有望將把2025年同比收入增長指引上調至20%以上,因為人工智慧需求仍供不應求。彭博追蹤的分析師平均預期,未來一年台積電台股股價較週三收盤價仍有11%的上漲空間。 另外,儘管新台幣的升值可能對其利潤率構成一定壓力,但全球公司對人工智慧的持續投入以及台積電在全球投資者中的認可度,都為其股價提供了有力支持。 晨星分析師Phelix Lee表示:「目前市場仍非常偏好AI相關股票。」他補充稱,儘管外匯因素可能使台積電第二季度毛利率減少2至3個百分點,但憑藉其市場主導地位,台積電未來應有能力通過漲價對沖匯率影響。

晶片產業的挑戰與机遇

週三,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股價暴跌,盤中跌幅超11%。公司警告稱,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2026年增長目標存疑。儘管第二季度訂單超預期,營收和淨利潤增長,但第三季度及2025財年業績指引均被下調。 總體而言,台積電在AI驅動的需求下表現強勁,但全球經濟形勢和貿易政策變化仍將對其未來發展帶來挑戰。

風險提示與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不代表Markets.com平台立場。差價合約(CFD)交易涉及高槓桿和高風險,在交易決定之前,建議您諮詢專業財務顧問,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據此操作交易風險自負。

相關文章